野生黄芪浑源正北芪多少钱一斤 - 山野小朱

山野小朱山野小朱

那曲虫草 桑树桑黄
石斛灵芝 批发直销

野生黄芪浑源正北芪多少钱一斤

黄芪,又名黄耆、王孙、百药棉、箭芪、百本、戴糁等,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的根,其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等作用。作为一味从汉代就已应用的常见中药材,黄芪年需求量超7万吨。黄芪喜气候冷凉,耐旱性强,栽培品内蒙黄芪为主,膜荚黄芪较少。主产于甘肃、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其中甘肃是人工种植黄芪主要输出地,价格20-30元一斤。而野生黄芪以山西浑源正北芪品质为佳,但资源稀少,当地多发展半野生芪,价格60元-80元一斤。朱氏冬虫夏草销售野生黄芪浑源正北芪根据部位切片大小及品质,野生黄芪价格从130元到800元一斤不等。

一、黄芪的道地产地
黄芪的产地

1、黄芪的原产地
黄芪耐寒,耐旱,怕热,怕涝,多生长于干旱向阳山坡草地或向阳林缘灌丛间。《黄芪的本草考证》研究论文中指出,黄芪产地随朝代更始其产地有所差异。黄芪最初记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称为“黄耆”,《名医别录》首次提到黄芪产地为蜀郡(四川中部成都雅安、平武附近)和白水(松潘、汶川、茂县一袋),汉中(陕西西南部)及甘肃南部(陇西、洮阳),唐代起文献记载黄芪产地主要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南部,宋代起文献记载黄芪道地产地转移到山西中部,清朝后期又扩展到内蒙,民国时期发展到东北三省。从宋代起,山西为稳定的优质野生黄芪产地。

历史上说黄芪主指野生黄芪,20世纪50年代,野生黄芪资源骤减后开始发展种植黄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种植蒙古黄芪,四川、黑龙江、陕西、甘肃等地种植膜荚黄芪。20世纪80年中后期至2000年初,甘肃陇西、定西、岷县等地大力发展黄芪种植,使甘肃省黄芪成为栽培黄芪的“新主产区”。2000年初至今,山西和内蒙的黄芪产量逐步回升,形成了山西、甘肃、内蒙古三大黄芪主产区,此外,东北、宁夏和河北等地有部分黄芪种植。

2、黄芪三大产地
黄芪载种产区分布于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以及东北地区,仿野生黄芪载种区主要在山西恒山附近。普通黄芪1-2年采收,蒙古黄芪需3~4年采收,膜荚黄芪2~3年采收,山西仿野生约为6年-8年收货,野生黄芪则基本在20年-50年。

(1)甘肃:甘肃黄芪约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载种区域主要在甘肃定西市陇西县、渭源县、岷县、漳县,陇南宕昌县,另外天水秦安县,甘南舟曲县、迭部县,张掖民乐县,金昌市、酒泉市等地也有种植。甘肃黄芪属于引种蒙古黄芪。

(2)内蒙:内蒙古有广泛的天然野生黄芪和大面积的种植黄芪和符合GAP标准的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的、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品种为条粗直,粉质好味清甜,具浓郁豆香气等而驰名的蒙古黄芪。

(3)山西:山西黄芪是山西省著名特产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山西浑源县(恒山黄芪)、沁源县(绵山黄芪)、应县、灵丘县、朔州市平鲁区、五台县、五寨县等地。宋代以后的医家始终把地处恒山区域的山西浑源黄芪视为正宗和上品,浑源是北方黄芪种植大县,素有"世界黄芪在山西,山西黄芪在浑源,浑源黄芪甲天下"的美誉,被誉为"黄芪之乡"。

3、黄芪、北芪、正北芪怎么区分
黄芪是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干燥根的统称,根据不同产区又称为黄芪、蒙奇、绵芪、北芪和正北芪,其中黄芪包括北芪,北芪包括正北芪。业内把主产于产于东北地区(黑吉辽)的黄芪叫“北芪”,甘肃产量最大市场上流通最多直接叫“黄芪”,内蒙黄芪称为“蒙芪”,山西绵山附近产叫“西黄芪或绵黄芪”,山西恒山附近黄芪因为医药界认可度最高为“正北芪”。也有人把南方生长的黄芪叫“黄芪”,北方生长黄芪统一称为北芪,北岳恒山山脉以浑源黄芪为代表称为“正北芪”。

4、黄芪供应面临的难题
2018年,国家卫健委将黄芪列为药食同源物质名录,2020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黄芪作为主要预防药材引起人们重视,需求量大涨。但由于黄芪不能重茬,即土地一旦种过黄芪,十年不能再种,主产地内蒙、山西、甘肃等地因多年连种,土地板结,及气候干旱等原因,黄芪亩产量减少,种植黄芪的亩效益只有几百元,加上青壮劳力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留守的老弱妇孺多选择种植粮食、油料,土豆等,对于费工费时的黄芪,已减种绝种或减少种植。河北、山东黄芪产区因可耕土地有限,需首先保障蔬菜种植,对低效益的黄芪,已经绝种十年之久。浑源野生正北芪黄芪更为稀少,需要往更远的山寻找。

二、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现代中医学认为,黄芪性温味,归肺、脾经,可解脾湿、升肺气、强心、益肾气、补肝虚。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健脾补中,利水退肿,托毒生肌,止汗生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瘦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黄芪还是民间常用的养生保健滋补佳品,常用于煲汤、泡酒、调味、泡水。常服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润肤美颜,延年益寿。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及阴虚阳亢者,须禁用

不过,现代中医学主要重视黄芪利尿消肿和固表止汗功能,在古代临床并不占主导地位。古代医学用黄芪治疗诸痹、出血、中风、精神神经疾病等已被舍弃;历代所治热病、咳嗽、痞满腹胀、伤寒、疟疾、骨蒸、呕吐、瘰疬、霍乱、痘疹等也未收载于教材;黄芪止痛、止血、安神、定悸、息风止痉、清热解毒等多种潜在功能还需临床和实验研究予以确认。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湖北爆发的新型管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医预防方中的1号方和2号方配伍中,黄芪均被作为主药推荐。

1、中医学中黄芪的应用
(1)脾气虚证:黄芪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2)肺气虚证:入肺补肺气,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3)气虚自汗: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本品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若因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难溃难腐者,可用本品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

(5)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本品补气以行血。治疗风寒湿痹,宜与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配伍。

2、《本草纲目》中黄芪的复方
(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5)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淋。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7)血淋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8)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9)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10)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
(13)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3、不同产地黄芪有效成分
黄芪都具有着补中益气、益气固表的作用,对体虚气虚的人友益。药性强弱上普通黄芪会不如北芪,而北芪则不如正北黄芪,科学依据主要体现在微量元素和所含成分的区别。其中色黄白分明、皮绵软、体直无分枝,味甘者为佳。

四、浑源黄芪与其它黄芪区别
浑源黄芪和其它黄芪区别有四点:首先是粉性和植物纤维的不同。浑源黄芪以粉性为主,揉碎后大部分是粉末,而其他地方的黄芪揉碎后植物纤维所占的比例大;其次是色泽的不同,黄芪一般是皮白内黄,其他地方的黄芪经过加工晒干后不论是皮部还是木部,都变为白色,而浑源黄芪则不会变色;第三是质地的不同,一般的黄芪加工切成小段后用手揉搓就会出现里面的木质部脱皮出来的现象,而浑源的黄芪则不会;四是浑源黄芪的总皂苷含量含量是药典规定标准4倍以上。

五、纯野生黄芪价格和浑源正北芪多少钱一斤

浑源黄芪又称恒山黄芪、正北芪、恒山正北芪、恒山北芪等。《浑源县志》记载,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即有上恒山采黄芪入药的历史。宋代以后医家始终把浑源黄芪视为正宗和上品,在清朝,以名贵特产进贡于朝廷;现代,获得“国家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国家GAP种植基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芪GMP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是“中国黄芪之乡”。浑源黄芪条粗而直、皮白而绵,粉大而芯黄,是上等黄芪的标准。

目前浑源县采用传统道地药材栽培方法仿野生种植黄芪,要求生长期在六年以上才能采挖。经检验,浑源黄芪总糖含量21.19%,是技术要求的265%;浸出含量30.4%,是技术要求的152%。新版《中国药典》规定黄芪总皂苷含量不得低于0.040%,而浑源黄芪皂苷的含量都在0.160%以上,最高可能达到0.380%。浑源种植黄芪面积达30多万亩。

浑源县野生黄芪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东山坡区的沙圪坨镇,东南山区的大仁庄乡、黄花滩乡,南山区的大磁窑镇、青磁窑乡、千佛岭乡、王庄堡镇,到西南山区的东坊城乡、裴村乡、官儿乡等10个乡镇,海拔2300米的龙山顶峰也有分布,但野生黄芪资源经过采挖也是逐渐减少中,为保证可持续采挖,当地村民会只采挖年份长的野生黄芪。浑源野生黄芪当地人称为鞭干芪,是因为这种黄芪在坚硬的石头下面绕着生长。

浑源野生黄芪的外皮褐黄粗糙,切开內部,心泛黄,金盏疏松有缝隙,断面有丝丝的痕迹,皮松肉紧,刀切有沙沙声,比较好切,根部因为生长年份高有一截为黑空心。而仿野生黄芪外皮正黄,空心少,内部非常紧实,夹刀力强,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人把仿野生黄芪直接叫野生黄芪。野生黄芪的价格除了受购买途径的影响以外,同时也会因为质量、产地和年限不同而影响,价格无法统一。纯野生黄芪实心片价格、空心芪价格、整株价格各不相同。

更清楚了解野生黄芪浑源正北芪多少钱一斤,找山野小朱--西藏那曲冬虫夏草、野生桑树桑黄、野生灵芝、野生羊肚菌、石斛等天然山珍批发直销15年,有大量经验和实物能与你分享。小朱微信:18030449119 或 techan110
山野小朱 » 野生黄芪浑源正北芪多少钱一斤